刘雪枫,机械工程学院17级学生,机英172班,智能引擎工作室成员,多次参加辽宁省大学生竞赛。曾获辽宁省互联网+大赛金奖,挑战杯大赛省一等奖,辽宁环境保护科技大赛省一等奖,恩智浦智能车比赛省二等奖,TI杯电子设计竞赛省二等奖,辽宁省机械设计竞赛省三等奖,辽宁省工训大赛省三等奖等等。在校期间获得两次大连市政府奖学金,三次校级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,在2021硕士研究生考试中,以初试377分考上东北大学信息学院控制专硕。
准备阶段
大三暑假留校参加机器人、机械设计等比赛,每天去食堂都能碰到留校考研的学长学姐们,那么热的天气,能每天宿舍、食堂、图书馆三点一线真是不容易,那时就感觉到考研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寒假开始逐渐去了解考研,逛知乎,看B站,关注微信公众号,买各种资料,择校,查看历年报录比和复试分数线等等。之后就渐渐开始了数学的学习。新冠疫情爆发,我们无法正常返校,本来应该三月份开始的考研之旅拖到了八月底返校,因为种种原因在家学习效率很低。好在结束期末和课设后,疫情好转,我去了我们县的图书馆,这两个月学了专业课和高数,背了一本英语单词,看了马原的强化班。学弟学妹们一定好好把握现在这段能在学校图书馆打基础的时间,为暑假强化打好根基。
强化冲刺阶段
返校后就开始完全进入状态,四门课每天安排好进度,由于考研经验贴很多很详细,我就简单说一点我个人看法,毕竟走过来了那段时间。数学不要过分追求速度,先追求质量,对讲义理解好了,在加上题目和真题的训练,才能有很大的提高,稳步前进;英语真题足矣,阅读十分重要,记单词重点在于看的次数而不是每天背多少个,作文要考前一段时间买作文纸写几篇,我就在这块吃了亏,上考场写好框架却没有好的内容填充,衡水体不一定要很好看,时间宝贵,看着整齐舒服就行;政治推荐陆寓丰的冲刺背诵笔记小册子多看几遍肯定收获很大,肖四肖八选择题一定要多看几遍;专业课历年真题要刷完,总结好题型和知识点,另外学有余力可以找找新颖的题型,我就是考场上见到了新题不太会,专业课分不太高。
初试和复试
考试前一定要相信自己,相信自己一年的付出,不要被模拟卷打击到,考试时题目未必会那么难,基础知识掌握了,成绩一定不会差。我认为对于考试的恐惧在于你想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而你却做不到,这确实很难,况且考研也不是非得考到400+才有学上,少数专业除外;还有对于别人的复习情况的比较,其实不用胡思乱想,自己学自己的就行了,考试是自己考,况且别人未必有你复习的好。
我复试笔试要考三门课,其中电路和微机两科很难,还有一科计控没学过,出了初试成绩后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,挺后悔当时没早点开始,当时感觉特别慌,不过好在及时调整心态,回归初试那种学习节奏,最后复试还是考的挺好。所以学弟学妹们复试在初试结束后放松一段时间就可以开始了,早点学肯定没有坏处,特别是复试要考多科的。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,在工作室的一些比赛经验和奖项给了我很大帮助,让我回答的时候显得很大方自信,老师问的问题即使有不会的也能谈谈自己的看法,这个加分点也是我复试成绩不错的一个因素吧。没有奖项的同学也不必担心,课程设计和一些实验经历也可以算是自己的项目经历,况且老师也不会只针对这个,也会提问专业课知识。
纵观整个篇幅,最重要的三点就是:
1.准备要趁早。早准备就有更多理解知识和查漏补缺的时间,但是效率和劳逸结合也很重要。
2.重复多遍很关键。看一遍就能记住的知识是很简单很基础的,也很少有人能过目不忘,所以重复多遍是记忆的好方法。
3.相信自己,脚踏实地。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失去了信心,那做任何事都很难做好,相信自己。让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!